城市站:合肥生活网 / 西安生活网 / 昆明生活网 / 福州生活网 / 成都生活网 / 南昌生活网 / 重庆生活网 / 长沙生活网 / 黄冈生活网
中国人的春节“意味深长”
今天是大年初一。这会儿的你正在做什么?
是经历了漫长旅途终于与家人见面,是拎着满满的年货走亲访友,还是与家人围坐在一起,嗑着瓜子聊着家常?
过年的传统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春节早已是刻在中国人血脉里的印记。每每临近年关,全国大街小巷都张灯结彩,世界各地的华人聚居地也挂起红灯笼。期盼、欢喜、感动……春节,总能勾起中国人最复杂的情感。
有人说,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中国年。如果往深思考一层:对中国人来说,春节到底意味着什么?过了更岁交子的时刻,我们该以什么姿态迎新?
一
自古以来,春节就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它是历史的延续,也是文化的传承。
说起为什么要过年,上至百岁老人、下至孩童也许都知道“年”的故事。相传,古时候“年”是一个怪物,每到除夕就到处作乱,人们苦不堪言。但“年”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于是每到除夕这天,家家户户贴大红纸、放鞭炮驱赶“年”,久而久之变成了过年风俗。
“年”的传说虽耳熟能详,但春节真正的起源,与中华民族古老先民对天地、对祖先的敬畏息息相关。
春节最早可追溯至殷商时期,起初是祭祀的重要节点。《礼记·月令》记载:“是月也,大饮烝。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每到岁首,天子、百姓都要祭拜祖先、祭拜天地,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万事顺遂。这是蕴含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农耕文明中的文化传承。
随着时间流转,在历史更迭中,春节逐渐有了放鞭炮、写对联、守岁等习俗。物质经济发达的唐宋时期,春节的主题已慢慢从祭祀转向娱乐和团圆。
宋代学者王楙的《野客丛书》中曾写道:国家官私以冬至、元正(元旦)、寒食……为大节日,七日假。早在宋朝,就有了春节放七天假的概念,人们放下一切事务,专心享受团圆与欢乐。
到了近现代,春节则寄托了更多喜庆、团圆的含义。
在鲁迅的小说《祝福》中,春节“有鸡有鹅也有猪肉,加上声声响的爆竹,就是过年的样子”;在丰子恺的《过年》里,“街上挤满了穿新衣服的农民,男女老幼,熙熙攘攘”;在梁实秋的《北平年景》里,“从除夕消夜不可少的一顿之外,从初一至少到初三,顿顿煮饽饽,直把人吃得头昏脑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都是过年幸福的样子。
现在,中国人过年有了更多方式。很多人家选择在酒店订一桌年夜饭,今年浙江全省的年夜饭预定量已经超过了5万桌。有的家庭举家开启“旅游过年”新体验,今年,三亚这个热门旅游地正迎来新年旅游高峰。
时代变迁,过年的形式也一直与时俱进。然而无论过年的形式怎么变,沿袭了几千年的春节习俗、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始终是中国文化中最深刻的情感维系。
在中国人内心深处,春节不仅是一场欢庆,更是一种精神回望、一次心灵寻根。
二
过年与回家,一直是“绑定”在一起的,时序一到,回家的基因就自然启动。
前几天,一则短视频《回家过年》感人至深:正在院里劳作的妈妈看到突然出现的女儿,激动得跑丢一只鞋;白发苍苍的奶奶听到孙子的呼唤,缓慢回头,泪水纵横;孩子见到久别的妈妈,笑着笑着就哭了……视频里溢出的思念,让手机屏幕外的观众也忍不住落泪。一年中的思念、孤独、辛苦、委屈在这一瞬间全都化为幸福、快乐、期待,毫无保留地呈现在含蓄的中国人脸上。
视频下有人问:“这么开心的时刻,为何总是满眼泪水?”或许是因为中国人最深刻的亲情血脉牵绊,总是为春节的喜悦增添了几分感怀。慈母手中的那根看不见的线,另一端牢牢地系在游子的身上,在春节这几天拉扯得最紧。
因此,读懂了春节,也就读懂了中国人的家庭情结。
三年来,无数游子为了配合抗疫大局,响应“就地过年”号召,留在了他乡。今年,终于要回家了。短短40天内,预计20亿人次的总客流量,将构成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迁移。没有什么比这更能说明家庭、亲情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中国人常说,家在,希望就在。在新年街采中,也有人面露羞涩:“这一年活不好找,挣的不多,没能给家人带更多的礼物。”但不管挣没挣到钱,都要回家过年,因为在中国人的心里,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就像《故乡的云》唱的那样,即便满身疲惫,那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都能抚平创痕。
B站视频《第3286个站》里说到,中国一共有3285个铁路客运站,它们有的很远、有的很小,可能还有点破,但每一个站都有步履匆匆的归家人,每一个站都是家。
离乡打拼也好,归家团圆也好,牵引脚步的,始终是家的方向。为梦想出发、与命运较劲、为希望拼搏,这些奋斗的身影都是中国人表达对家庭的爱的特殊方式。
可以说,过春节是中国人特有的浪漫。
三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中国的文化里,春,代表着开端。春节对每个人的意义,也在于卸下旧年的包袱,整理新年的行囊,一切归零再出发。
今年是“乙类乙管”之后的第一个春节,我们终于走过了最艰难的三年抗疫,即将告别过去的辛酸与艰苦,迎来能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新起点。
在社交平台上,人们已经迫不及待地许下新年愿望。进城务工的人们说,“希望挣更多钱,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年轻的创业人说,“希望公司做大做强,业务猛进”;忙碌了一年的职场人说,“努努力,明年买辆车”……
每一个淳朴的小愿望,都寄托了对生活的乐观与向往,不论是打算坚持一件日常小事,还是决心完成一些重大改变,这些愿望都在春节里悄悄酝酿,在春节后的日子里发芽长叶。
春节意味着一次展望未来的“勇气的凝聚”,停下来、慢下来,细细思索新的一年“为何出发”“向何处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的一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希望大家坚定信心、抖擞精神,齐心协力加油干,在新的一年里有更大作为、更大收获!
与团圆、思念、感动一样,振奋也是春节的关键词之一。过去一年,无论经历了什么、沉淀了什么,所有走过的路,都将是我们勇敢走向未来的信心和底气。
现在,万家灯火已经点亮,万千中国人正在享受家庭团圆的幸福。但我们知道,也正是此刻,还有很多人坚守在岗位没能回家,驻守边关的将士也许只能和战友匆匆吃一顿团圆饭就立马回到哨岗,急诊科的医生可能忙碌工作没注意到新年钟声已经敲响,最后一班火车上的司机和乘务员说不定隔着车窗望了望擦肩而过的家乡,基层社区干部们或许正在关心慰问困难群众,还没能回一趟自己的家。
他们不是没有家的牵挂,而是选择担起肩上的责任,用奋斗的姿态走进新一年。
春节是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深情的家庭牵绊,也是昂首奋进新的开端。中国人离不开春节,就像纸鸢离不开风,鸟儿离不开天空。
这个春节,你是怎么过的?对你来说,是否意味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