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施多项技术建丝路文物“数字档案” 探个性化“复原套餐”

  兰州6月16日电 (记者 丁思 李亚龙)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部长吴健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介绍说,国内首次针对丝绸之路中国段境内石窟寺与大遗址等相关文物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丝路文物数字复原关键技术研发》,目前已完成前期基础调研,研制了面向石窟寺壁画二维图像、雕塑与大遗址三维数据采集装置原型,其他相关研究任务正在按照计划有序开展。

  该项目历时三年,由敦煌研究院牵头,联合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高校,以及丝绸之路沿线文博单位携手合作,为2020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项目。

  吴健说,该项目旨在提出丝路文物数字复原技术的整体评估方法和成套数字化解决方案,加快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全面信息的抢救性科技保护力度,通过特定手段对文物进行实体原大复原与虚拟呈现,扩大数字成果应用范围,助力丝绸之路文化传播。

2021年12月30日,兰州敦煌艺术馆内,市民参观复制的高保真莫高窟壁画。(资料图) 杨艳敏 摄
2021年12月30日,兰州敦煌艺术馆内,市民参观复制的高保真莫高窟壁画。(资料图) 杨艳敏 摄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敦煌研究院就开始研究探索数字化记录珍贵敦煌壁画的技术和方法。目前,已完成莫高窟278个珍贵洞窟的数字化采集工作。2016年,“数字敦煌资源库”正式上线,并充分利用数字资源在国内外举办多场数字敦煌系列展览。在网上推出“云游敦煌”小程序,与华为公司合作推出虚实融合的“飞天游线路”等。

  “科技赋能文物保护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手段,没有高科技的运用,文物保护走不到今天。”吴健说,从莫高窟70多年的保护管理实践证明,要充分依靠科学原理和技术手段。通过探索,莫高窟有了自己的数字化标准和流程,但它并不适合于其他所有的石窟、文物和文化遗产,需一对一具体研究,包括研究设备、方法,软件和硬件方面等,都亟待进行整合。

  研究丝路不同类型文物高保真数字化、原大及等比例实体复原;凝练多种技术集成解决丝路相关文物数字化复原方法等成为该研究项目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涉及文物种类众多,数据采集较为困难。”吴健说,包括有敦煌莫高窟、新疆克孜尔石窟、河南龙门石窟等典型石窟寺,以及墓葬、长城、古建等不可移动文物;同时,还对馆藏文物、陶器、字画、绢画等可移动文物进行数字化复原研究。

2021年12月30日,兰州敦煌艺术馆内,市民参观复制的莫高窟佛像雕塑。(资料图) 杨艳敏 摄
2021年12月30日,兰州敦煌艺术馆内,市民参观复制的莫高窟佛像雕塑。(资料图) 杨艳敏 摄

  另外,该项目涉及大多数不可移动文物都是裸露在户外,或者是离城市较为偏僻的地方,遭遇沙尘暴等极端天气也是常有的事情。“大量的户外采集任务,如何保证文物、设备、研究人员安全,如何做到预警防护等,也是面临的难点之一。”吴健说。

  该项目已完成研制了面向石窟寺壁画二维图像、雕塑与大遗址三维数据采集装置原型,并对壁画二维图像采集设备和方法进行了测试和改进,还进行了极高环境、极端气候和馆藏文物三维重建的应用实践等研究任务,并将在丝路沿线文化遗产管理单位进行应用示范。

  “数字化已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方式和组成部分。”吴健说,该项目将有效解决丝路沿线相关文物数字化保护及复原问题,形成海量的数字档案,并达到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目的;项目研究与成果的应用,既培养了数字化人才,又满足民众精神需求。该研究成果还可广泛应用于数字化保护工程项目的实施,工程项目成果形成新的数字资产,并可持续转化利用,助力地方文化旅游建设。

  该项目还创新首次研发成套高精度、快捷、便捷、高效数字化采集设备,完整采集高质量丝路文物数字化数据,全面推进丝路及数字化保护、研究与应用,促进文化遗产数字化协同发展。极大提高丝路相关文物数字化图像拼接、三维重建等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

  吴健说,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多学科融合理论,该项目还将首次研发面向丝路相关遗产单位智能调度的文物数据处理云服务平台,避免数字化硬件和软件的重复投资,解决丝路遗产管理单位技术人才、资金、设备缺乏的问题。

  经过70余年艰苦卓绝的探索,敦煌研究院保护队伍已经由原来的“保护四人组”发展为200多人,涵文物本体保护、数字化保护和预防性保护的专业保护团队。成为全国最大的集研究—设计—施工全链条一体化的文物保护团队。当前,以敦煌石窟为代表的“中国特色·敦煌经验”文物保护模式已基本形成,并逐步走向国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