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小哥”有了党组织,改变了什么?

  江苏探索外卖配送行业管理服务新模式 ——

  “外卖小哥”有了党组织,改变了什么?

  8月9日8点半,地面热气蒸腾,不少外卖骑手还未开始接单。外卖骑手范以平,早早来到江宁义乌小商品城里面的宁小蜂·江宁督督“充电站”,给随身携带的大号水杯灌满水,再把毛巾浸湿。大号水杯和湿毛巾,是他夏日里防暑降温的两大“神器”。“以前都是坐在街边的石墩上休息,喝水也主要靠买,现在可以到驿站落脚休息,还能免费打水,给手机充电,越来越人性化了。”范以平感慨道。

  如今,外卖小哥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2021年以来,江苏市场监管部门在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的部署指导下,积极探索外卖配送行业党建工作模式。目前,省和13个设区市均在市场监管部门成立了外卖配送行业党委,并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和开发园区成立相关行业党委或综合党委。今年5月以来,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与外卖配送员一起跟单、跑单,近距离了解他们的所想所盼。此后,外卖配送行业党委推出了一系列关爱行动,一批服务外卖配送员的“充电站”纷纷推出,外卖小哥的干劲更足了,他们正积极成为城市发展和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

  体验式调查,

  离小哥更近一些

  5月19日一早,宿迁市宿城区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与指导科科长白雪出门了。她没有开车去单位,而是来到离家不远的“美团外卖”府前小区站点报到,跟着师傅杨浩然体验当一次外卖小哥。

  穿上外卖员的服装,戴上头盔,白雪没有单独接单,而是跟着师傅一起送餐。从上午10点的送餐高峰期到下午1点,小半天工夫,订单不停飞来,除了喝水,根本顾不上吃午饭。白雪需要尽力加快自己的骑车速度,聚精会神看清每个红绿灯,才能跟上师傅。

  这样的“沉浸式”体验在江苏各地层见叠出。5月26日,扬州市广陵区曲江街道党群工作局党支部副书记杲菲来到美团专送安康站,实地体验外卖小哥的工作与生活。

  “正式上岗前,我找到有5年工作经验的曹大哥‘拜师学艺’。他告诉我,用户一下单,就进入倒计时,按时送餐会提高好评率,迟了会影响收入,必须保持奔跑的状态!”杲菲说,“我接到的第一单,限时27分钟内送达。为了能够准时地将外卖送到顾客手中,我全程加速,穿梭在大街小巷,从取件到送件……半天共配送10余单,骑行15公里,步行6000多步,手机电量已几乎耗尽。”

  用脚底板走出来的体验式调研,令人难忘。“外卖小哥真不容易!”白雪说,没想到外卖小哥进小区这么难,一个客户要求送餐到家,但门卫不放行,反复沟通登记后,外卖小哥才得以进入小区,但差点错过配送时间。事后,白雪在调研报告中写道,“针对无接触配送,建议参照蜂巢等做法安放送餐柜,安全放心,减少配送纠纷”。此外,白雪发现,外卖小哥对劳动保障的需求非常迫切。

  杲菲在体验的半天里,也深深感受到外卖小哥的辛苦与不易。她表示,外卖小哥不仅仅经受风吹日晒,还要面对时刻存在的时间压力,不断优化路线,同时注意交通安全,应对突发状况。“他们用速度和温度、辛苦和汗水为我们提供了方便;我们也应该关注、关心他们,走到他们身边倾听心声。”

  “我们一天工作将近12个小时,但找不到能休息的地方,对于骑手来说,停车难,喝水难,手机充电难,进门难。”今年5月,南京江宁区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科科长王雯进行了一次深入调研,她与外卖骑手们面对面,骑手纷纷将诉求一股脑儿倒了出来。这些“小”需求,对一般有固定工作场所的人来说算不上什么,却是外卖小哥的“大”问题。

  有了“服务站”,

  外卖小哥“轻松上阵”

  今年5月30日,中共扬州市外卖配送行业党委挂牌成立后,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探索推进外卖配送行业党建工作,着力打造“绿扬先锋·新新闪耀”党建品牌,让外卖小哥感受到党的温暖、城市的温度。

  “做好外卖配送行业党委工作,不仅要制定有效举措让关爱行动落实落细,真正惠及行业全体员工,比如设立爱心驿站,在农贸市场等固定场所建立休息站、充电站,给外卖配送员带去方便、送去温暖,更要通过打造‘绿扬先锋骑手’服务品牌、创建‘绿扬先锋红盾号’服务阵地、启动‘绿扬先锋红盾号’评选活动等,激发行业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扬州市市场监管局局长、扬州市外卖配送行业党委书记黄俊华说。

  7月1日,扬州首批20家外卖配送行业党委“爱心驿站”揭牌,站点清单及服务清单同步发布。“爱心驿站”为外卖配送行业党委打造“绿扬先锋骑手”服务品牌等打下坚实基础。

  在“爱心驿站”内,记者看到冰箱、电视、微波炉、应急药品等日常物品一应俱全,还有便捷的休息桌椅、门类齐全的读物。“我们在全市各产业园区、商圈市场、中心广场、名街名巷等集散地,推进建设首批20家‘爱心驿站’。”扬州市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指导处副处长杨慧介绍,“爱心驿站”统一制定“9+7”服务标准,为骑手免费提供充电上网、图书阅览、应急药品、食品加热等9项“共享生活服务”,以及提供食品安全、疫情防控、交通安全等7项“宣传共享服务”。

  正如“爱心驿站”一样,不论是“充电站”,还是“暖新驿站”,各地叫法虽不相同,但本质上都是外卖配送行业党委打造的“服务站”。

  7月28日,宿迁市洋河新区“车手微家——暖新驿站”正式揭牌。为了让外卖小哥有个休憩“港湾”,宿迁组织全市外卖送餐行业情况摸排,按照在城区10分钟内、在乡镇30分钟内能找到休息场所的要求,仅宿迁市洋河新区就打造了18个“车手微家——暖新驿站”。此外,宿迁还帮助解决全市新就业群体工作人员职业伤害保障以及意外伤害保险1500份。

  如何将“充电站”建在外卖小哥用得上的地方,颇费思量。百家湖、砂之船……王雯和同事们跑遍了南京江宁的商圈,最终决定在义乌小商品城先探路。“义乌小商品城里聚集了近500家餐饮商户,江宁全区摸底约2000名外卖小哥,商品城周围就超过了500名,在这里设点,能服务更多小哥。”王雯说,义乌小商品城里的宁小蜂·江宁督督“充电站”,离原来外卖小哥聚集点只有100米。开张不久的驿站已获得认可,歇息时段这里一座难求,为此,江宁区市场监管局正在加快布局新的“充电站”。

  义乌小商品城运营方负责人张建宏说,这里不仅设立了“充电站”,还特意划定了两个区域给外卖小哥停车。“不少餐厅在二楼三楼,以前,外卖小哥和一楼经营户经常有摩擦,经营户不让外卖小哥将车停门口,而外卖小哥说停个两三分钟就走,但车多堵门,两方甚至为此打架。专门停车的区域,让外卖小哥工作更顺心。”

  参与共治,

  成为食品安全“吹哨人”

  采访中,多名外卖小哥向记者吐露心声,除了提升收入、白天有地方休息以外,他们最想要改变的,就是社会认同感和同城待遇。这也是探索外卖配送行业党建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我省不少地区通过党建工作,让小哥参与社会共同治理,成为食品安全“吹哨人”,鼓励他们向党组织靠拢,争做服务群众的先锋。

  7月初,无锡外卖小哥小凡在取餐时发现一商家过于脏乱差,随即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是一家炒饭店,在一个小巷子里面,门面很小,没有堂食,地面又黑又油,切菜的砧板和垃圾桶靠得非常近。”小凡说,实在看不下去。

  “我们接到举报后,立刻去现场核实了情况,责令商家停业整改,同时下架了商家在外卖平台上的链接,并给予举报人现金奖励。”无锡市梁溪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江分局相关负责人张剑直言,外卖小哥在取餐时能看到许多执法人员不一定能看到的现场,他们的参与对食品安全社会治理尤为重要。

  实际上,这些年,外卖餐饮食品安全、外卖骑手的形象一直是群众关注的焦点。黄俊华认为,加强外卖配送行业党建工作,有利于充分发挥行业党组织战斗堡垒和行业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外卖商户诚信规范经营,推动外卖配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今后,我们要组织外卖从业人员开展行业规范、疫情防控知识、食品安全知识、法律法规等培训教育,引导外卖配送人员弘扬新风尚,传递正能量,不断打造外卖配送行业‘金名片’。”

  在南京,外卖小哥变身“移动探头”,将看到的餐厅各种真实情况上传举报给相关部门,化身“食安卫士”,第一时间为市民的食品安全把关。目前已有2000多名外卖小哥被纳入食品安全监督员队伍。

  在扬州,外卖小哥不仅仅是食品安全的“吹哨人”,也是城市治理的“哨兵”。“扬州用积分制鼓励骑手融入社会基层治理,充分发挥好骑手在社区建设、网格治理、文明城市创建、疫情防控中的‘千里眼’作用,培育打造一批城市治理前沿的流动‘哨兵’。”广陵区委“两新”工委专职副书记顾冬介绍,随手拍随手报、排查城市隐患、协助疫情防控、参与惠民政策宣传……都可获得积分,积分可用于兑换服务和实物。现在,许多外卖小哥走在路上,都随身携带一本积分护照,为城市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注册指导处四级调研员李金忠表示,外卖小哥流动性大、群体庞大,自从开展外卖配送行业党建工作以来,外卖小哥已成为城市发展和基层社会治理中积极参与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各地外卖配送行业党委组织党员配送员、先锋骑手“突击队”等志愿组织,为保障居民生活物资供应等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随着外卖配送行业的不断壮大,加强这一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党组织覆盖显得尤为重要。

  43岁的范以平,5年前开始在南京送外卖,在那之前他北上南下,常年漂泊,曾在南京学做服装,也有过创业失败的经历。他告诉记者,最近明显感觉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关心他们了,“觉得很开心,更有盼头更有干劲了。”

  (本报记者 许海燕 洪叶 实习生 贺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