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临安乡村运营体验记:乡村运营师激活了内生动力

  杭州7月31日电 题:浙江临安乡村运营体验记:乡村运营师激活了内生动力

  记者 王题题

  红叶指南位于浙江杭州临安太湖源镇,沿着一条盘山公路向上,这里别有洞天,像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近日,记者跟随临安招募的首批“乡村运营体验师”,前往红叶指南,感受临安乡村的文化和魅力,近距离了解“临安乡村运营是什么?”“乡村运营师又做了哪些工作?”

  据悉,指南村素有“华东最美古村落”“杭州赏秋第一村”的美誉。这里的村民很早就吃上了“旅游饭”。只是当时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指南村只有红叶这个核心旅游产品,一年四季只旺一季,当地村民普遍存在“一季吃饱饿三季”的忧虑。

  直到运营商周静秋的出现,才扭转了“一季旺”的局面,实现了“旺四季”。

指南村的梯田风光。 张关春 摄
指南村的梯田风光。 张关春 摄

  据悉,在周静秋入驻指南村前,这里来过两批运营商,但无一例外,待了一年左右就走了。有的只是简单管理村里的停车场,收收费,有的项目落不了地。

  那么,周静秋是如何做到的?答案藏在了指南村的各个方面里。

  抵达指南村当晚,首批“乡村运营体验师”们品尝了当地有名的一桌菜——“指南十八碗”。老鸭炖石笋干、紫苏小溪鱼干、小鸡草、土罐苋菜梗等十八道食材地道的农家菜肴被一一端上餐桌。

  看似“土里土气”的农家菜肴,其烹饪可谓精益求精。“指南十八碗”的掌厨人、民宿秀山丽景的主人朱文校告诉记者,当天做好的这桌菜肴中,老鸭炖石笋干中的老鸭是他为这道菜备的第二只老鸭了。第一只老鸭由于烧制时柴火过旺,达不到最佳口感,所以又换了一只老鸭重新烧制。

  据悉,朱文校是目前指南村唯一还在坚持做“指南十八碗”的民宿主。他希望,通过坚持和用心让“指南十八碗”成为指南村的一个“金名片”,为该村的“旺四季”贡献力量。

指南村的露营地。 张关春 摄
指南村的露营地。 张关春 摄

  值得欣慰的是,乡村运营体验师们通过菜肴体会到了朱文校的坚持和用心。

  作为乡村运营体验师之一,来自浙江大学学生金佳琪品尝过“指南十八碗”后直言,“每道菜都很美味,农家土菜让人印象深刻。”

  而让乡村运营体验师董小楚印象深刻的是,当晚晚饭后的“初识红叶指南”夜话乡村运营。

  她表示,村里的村书记、民宿主、麻糍摊主等各行各业代表围坐在一起,谈各自发展的情况、经验以及遇到的问题,一起想解决方案,共同为乡村更好地发展建言献策,这充分发挥了村民自治的作用,也让她感受到了村民参与乡村发展的积极性。

  在感受到村民热情高昂地参与乡村发展的同时,乡村运营体验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高级摄影师张关春对在指南村已流传千年却即将面临失传、消失的太平灯舞表示惋惜。

  他觉得,指南村可以通过系统的培训将太平灯舞恢复,再慢慢将太平灯会打造成指南村的一个品牌,然后让游客也参与到其中,增加互动体验感。

  在他看来,指南村是一个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村庄,再加之上级领导和本村村民对该村发展的重视。他相信有如此好的基础,指南村发展也会越来越有奔头。

  同样相信指南村会越来越好的,还有乡村运营体验师之一的宋坚波。他是义乌市辉展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从事乡村旅游事业多年,拥有丰富的乡村文旅运营经验。

“初识红叶指南”夜话乡村运营的现场。 任保秋 摄
“初识红叶指南”夜话乡村运营的现场。 任保秋 摄

  通过将近两天的指南村体验,身为同行的他点赞周静秋这两年在指南村的付出。“周静秋做运营真的很辛苦,她的团队也很辛苦。运营团队要面对的不是一件事,而是整个村所有村民,对乡村产业的迷茫、困惑和期望,他们坚持了两年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在“‘初识红叶指南’夜话乡村运营”环节村民和运营团队围在一起愉快交谈的场景中,宋坚波感受到了周静秋运营团队与指南村村民之间的融洽。“这说明了运营团队给村民带来了他们想要的,在这一方面,周静秋的团队做得非常的好,也非常的值得我们学习。”宋坚波说。

  在看到指南村乡村运营取得成果的同时,宋坚波也发现了其可提升之处,比如指南村的文化挖掘、夜经济打造等。在他看来,这些都大有可为。

  “临安通过实施村落景区化运营模式,引进乡村运营商团队来运营乡村,并进一步以商引商,其背后是在坚持以市场化的理念,用市场的逻辑去运营乡村。市场最大的好处是它是一股力量,可以打破单一产业的边界,促进很多产业融合。”乡村运营体验师之一,浙江外国语学院文化和旅游学院国际文旅系主任周波也同样看好指南村的发展。

  在他看来,市场运营团队参与到乡村运营后,不仅能激发乡村产业的活力,还能促进乡村产业爆发出生长力。乡村产业通过乡村运营商的市场化运营能形成一个产业链条,并向外延伸,这就是乡村产业生长力的体现。周静秋团队在指南村的运营就是不断激活乡村闲置资源,在激活闲置资源的过程中,他们还不断探索创建新的产业链,使乡村产业拥有生命力和成长力。“这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