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之重@共同富裕】探浙江洞头女子民兵连所在地:昔日空心村以何奔共富?

  温州8月1日电(记者 林波)在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海霞村的青枝绿叶下,一幢幢错落有致的“石厝房”若隐若现……几名游客坐在泳池边的吧台上,吹着海风,感受着夏日暑气退去后的清爽。而在不远处的通幽曲径中,游客杨沁正背着相机,走进该村的袅袅炊烟中,将这一幕幕美景收入囊中。

  这是温州市洞头区的海霞青年营中的一幕。

  于海岛旅游中品味红色精神传承,这是杨沁“打卡”这家海岛营地的初衷。

  走进海霞青年营,由当地原石搭建的“石厝房”比比皆是,高低错落,散发出文艺范儿十足的海边乡村情调,让观光者可以零距离接触历史原味。

  谁也不曾想到,这块充满海洋文化底蕴的地方,曾是一片“空心村”。

改造后的“石厝房”。 林波 摄
改造后的“石厝房”。 林波 摄

  “海霞青年营的所在地原本属海霞村后寮自然村,通过闲置民房流转,虎皮石头房蝶变成为主题度假酒店。”据海霞村党支部书记郑华端介绍,在创建未来乡村的大背景下,借力海霞红色资源,该村快速推进闲置石头房的开发利用,催生打造了海霞青年营,“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92.2万元(人民币,下同),预计2022年可达300万元。”

  众所周知,温州市洞头区,地处东海前哨,是全国闻名的海霞故乡、民兵摇篮。海霞村便是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诞生地。

  1960年,洞头一群普通的渔家姑娘扛起钢枪,投身海防、守卫海岛,孕育形成了“爱岛尚武励志奉献”的“海霞精神”,其先进事迹更是被写成长篇小说《海岛女民兵》,并被拍成电影《海霞》。

  审视当下,在共同富裕赶考路上,如何更好继承和发扬“海霞精神”?这是摆在海霞村乃至洞头区的现实问题。

海霞青年营一景。 林波 摄
海霞青年营一景。 林波 摄

  2020年,洞头区委、区政府启动了海霞营地建设,海霞营地是以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为红色底色,融合海霞培训中心教育研学产业、军事主题体验军旅产业、海霞青年营石厝文旅项目、海霞村共富产业,构成的“一馆一中心一营一路一园”布局格局。

  海霞青年营就是其中一块。

  据洞头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坚介绍,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来海霞村“打卡”,当地感悟到要将海霞村作为一个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才有发展,要把红色阵地与旅游要素进行充分融合,才能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保留历史原味的海霞青年营也借力当地红色阵地,实现了引流。”

  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多人向往回归乡村,体验“慢生活”,追求“幸福感”,这些渗透着洞头独有的海洋文化底蕴的石厝,也日渐被市场从沉睡中激活。

  据悉,为有效开发石厝,该区按照“即保留石厝历史原味,又彰显海岛魅力”的原则,保护性的开发石厝,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寻找平衡点、连接处。

海霞培训中心一景 林波 摄
海霞培训中心一景 林波 摄

  在创新乡村振兴IP的同时,当地还通过打造女干部特色培训品牌、浙江省青少年红色研学目的地等方式,让“海霞精神”更好地继承和发扬。

  以海霞培训中心为例,作为传承“海霞精神”的窗口,该中心不断将“海霞精神”融入时代发展内涵。

  据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连长、洞头区海霞培训中心副主任陈盈盈介绍,一直以来,该中心秉持“中心就是村庄、村庄就是中心”理念,将海霞村乡村振兴纳入其工作的一体谋划,实施共建共促工程,助推村庄共同富裕步伐。

  不仅如此,该中心还以海霞为品牌,以弘扬“海霞精神”为核心,突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近两年开展的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青少年研学、基干民兵训练等教育培训达5万人次,深受干部职工和青少年学生的欢迎。

  诚然,对温州洞头而言,“海霞精神”并不意味死守,而是活用。“海霞精神”固然是温州宝贵的精神资源和历史财富,而其亦在思考如何利用手握的“红蓝”资源,铺就海岛共富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