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际交界县何以突围?安徽宿松书记讲述“为民之道”

  杭州3月25日电(记者 项菁)“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这是“诗仙”李白沉醉安徽宿松留下的名句,也是宿松县委书记曹晓革“吆喝”宿松常用的金句。

  24日晩,“中国县域治理大讲堂”第十九讲在浙江大学开讲,曹晓革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描绘了“有山、有水、有文化、有故事”的宿松,讲述了省际毗邻地区在县域治理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探索出的独特“为民之道”。

“中国县域治理大讲堂”第十九讲现场 主办方供图
“中国县域治理大讲堂”第十九讲现场 主办方供图

  李白向往的山水之地——宿松县位于长江下游北岸,地处皖鄂赣三省八县交界,是安徽省西南门户,也是典型的省际交界城市。

  相比中心城市,边际城市往往由于城市能级、资源禀赋等客观因素,较少获得关注。不过,在曹晓革看来,地处三省交界的区位优势是宿松发展的强大引擎。为此,宿松提出要“打造皖鄂赣三省毗邻区节点城市”,以“门户思维”找准县域发展方向。

  “打造节点城市,必须推进新城建设、老城改造。”他以龙井南路畅通工程为例说,龙井南路是宿松县连接新城与老城的主要通道,以前仅有一条不足5米宽的通行道路,沿路建筑密集,每天拥堵不堪,影响了民众的出行。

  为了增强老百姓获得感,2021年该县投资约2亿元拆迁房屋130余户。2022年,30米宽的龙井南路建成通车,彻底打通了连接新老城区的“肠梗阻”,办成了多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

  曹晓革介绍,这些年来,宿松坚持“村要自然、镇当城建、县城现代化”理念,已启动编制40余项国土空间专项规划,并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框架下,启动编制老城区更新改造规划,基本形成东扩、北优、西联、南控、中提升的发展格局。

  “2022年,宿松在城镇化建设、环境治理项目、市政基础设施、城市更新改造等方面共谋划项目30余项,总投资206.23亿元。”曹晓革说。

  县域要突围,关键在治理。曾经,宿松是国家级贫困县。后来,宿松通过易地搬迁、危房改造等方式改善人居环境,发展电子信息、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等五大特色支柱产业,探索龙成油茶示范点、怡花湾乡村振兴示范区等,2019年带动12万人脱贫,进击乡村振兴。

  “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一直是宿松县域治理的落脚点。

  现场,“爱举例子”的曹晓革还详细分享了提升民众获得感的“三项改革”——宿事速办、丧事简办、大湖保护利用和渔民上岸。

  “改革是县域发展和治理的强大动力。”推进县域治理中,让曹晓革感触最深的就是“九龙治水”痛点。为了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当地整合社区和县直部门力量,创新“宿事速办”制度。

  他分享了一棵树的故事:宿松县孚玉镇民西社区一宿舍内,有一棵树龄50年的梧桐树,大树枝搭在了附近居民楼上,每到春秋季既有飘絮又有飞虫,给周围50多户居民带来困扰,但社区多次组织人员处理都受到阻力。

  一棵树为什么成了治理难题?曹晓革坦言,因其受到住建、林业等多部门管理,后来当地将问题提交到“宿事速办”社区工作站,多部门联动会商,解决了多年的烦恼。

  一件件关键小事,汇聚成了民生大事。从曹晓革讲述的故事中发现,宿松的每一项改革、每一个行动,都离不开“为民”,民有所盼与政有所为正在实现“无缝衔接”。

  拥有20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曹晓革,最后用五句话分享了他的县域治理心得。不论是“基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或是“处理问题一定要到一线”,还是“把政策要求和实际相结合”,无不体现了县域“一线总指挥”的为民情怀。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县域治理,就是要把老百姓时时刻刻装在心里。”讲坛期间,曹晓革数次提到这句话。

  作为“中国县域治理大讲堂”主办方之一,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党委书记、中国新闻社驻浙机构管委会主任柴燕菲表示,县域是中国社会治理的关键一级,考验着主政者的创新思路和治理水平,也关系着民众获得感、幸福感的体现。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地处省际交界地区的宿松县承东启西、沟通南北、临江通海,找准了自己的发展坐标,同时宿松注重守护民生“小确幸”,在县域治理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为民之道”,扩大了县域发展竞争力、辨识度,为省际交界地区“突围”提供了新思考、新思路。

  浙江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浙江大学传媒学院原院长吴飞认为,县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涉及方方面面,见诸细枝末节。宿松牢牢把握住了“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出发点根植于县域治理各领域,对探索“以人为本”的县域治理模式具有示范意义。

  “基层治理好不好,县级官员很关键。”吴飞举例说,从脱贫攻坚到城市更新,从解决民生难题到体制机制创新,这些年,宿松发展变化巨大,可以反观到一位县级官员的反思精神、进取精神,也体现了主政者对县域治理的深刻影响。

  据悉,“中国县域治理大讲堂”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共同主办。(完)